舍读小说网>竞技网游>孙叶香传 > 第二十二章
    原以为轩辕氏不再刁难王芙秋之后,王芙秋就能高枕无忧、安稳度日了,但是没想到事情偏生没有这么简单,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王芙秋又迎来了一个大难题。

    唐舟风长得眉清目秀,举止斯文,加上琴技高超,文章写的也极好,京城文客们都对唐舟风作的诗、写的文章赞不绝口,满朝文武百官也交口称誉。如此本来是一件好事,唐舟风作的一些文章也到处流传。

    但其中有一户人家——杨家,老爷在朝廷官居五品,家里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,名字唤作杨玉霞。杨家老爷是学士,只有这么一个女儿,不仅百般呵护着,还从小请了老师教她读书写字,杨玉霞又是天资聪慧的姑娘,在这方面非常伶俐,很早便会读书写字,再大一点,不仅能够读书识字,还能吟诗作对,深得杨家老爷的宠爱。

    这杨玉霞长大之后,也常京城里流传的诗文,无意中得到了唐舟风流传的一些文章和诗作。之后,只觉得文章华丽又行云流水,读起来朗朗上口,构思精妙,一时竟爱不释手。杨玉霞又让陪读去找来更多的唐舟风诗作,仔细拜读了每一篇每一句,深感钦慕,后来又得知唐舟风和自己年岁相妨,且是一位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,不觉动起了芳心来。

    但杨玉霞又羞于开口,只心中钦慕唐舟风,以至于茶饭不思,杨家老爷看出女儿的异常,但是询问杨玉霞,杨玉霞又不肯说,于是杨玉霞作了几首诗,写给了她爹,杨家老爷一看,便知道是杨玉霞想要嫁给唐舟风。

    于是杨家老爷向唐家说了此事,想要将女儿许配给唐亮的儿子唐舟风,唐亮那时也听闻过杨玉霞的事迹,自幼饱读诗书,能吟诗作赋,也是有才华在身的,唐亮便问了唐舟风的意见,唐舟风那时心里只想着王家,于是直截了当和爹爹说不愿意娶杨玉霞。

    唐亮因此只能搪塞杨家老爷,说是曾经请高人算过卦象,唐舟风卦象不好,不能早娶,不然会厄运缠身,只能等年岁大了,能够压住卦象时,才能成家立业。但是又怕耽误了杨姑娘,所以回绝了这门婚事,杨家老爷听唐亮说的煞有介事,也不好再说什么了。

    杨玉霞从爹爹那里听了这番话,气得浑身发抖,又难过流下泪来。“想不到他儿子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文来,他唐家却还信什么混账卦象。”说着非常悲戚,掩面痛哭起来。

    杨家老爷也为杨玉霞感到难过,便将她搂在怀中,安慰道:“女儿,你不用太难过。这京城之中,有这么多大户人家,门当户对的也不少,有的是适合的公子哥,爹爹去联络联络,给你找个如意郎君来。”

    杨玉霞眼中带着泪花,她向爹爹摇了摇头,情窦初开的她,并没有那么容易移情别恋,既然唐舟风命中不宜早娶,那么杨玉霞也不打算先嫁,只打算等到唐舟风婚配时,再嫁给他。

    虽然杨家老爷不甚喜欢唐舟风,但是对于宝贝女儿,杨家老爷向来依着,所以即便杨玉霞要等着他,那杨家老爷也只能依了。杨玉霞一颗芳心,便等待着唐舟风。

    但是才过了一年,就传来唐舟风迎娶王芙秋的事情,杨玉霞听到的时候,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她质问爹爹道:“爹,唐家不是说他命中不宜早娶吗?这才一年不到,怎么就迎娶了王府的小姐呢?难道是看不上咱们杨家吗?”

    杨玉霞心都碎了,每日消极沉沦,茶饭不思,杨家的老爷看着爱女这副模样,也十分心疼。一日下朝后,杨家老爷找到了正准备回家的唐亮,质问他道:“你不是说你的儿子不宜早娶,这会子怎么迎娶了宰相的外孙女呀?”

    唐亮看到杨家的老爷,一时想起了杨玉霞之事,当年他是为了避免杨家难堪,所以编造了那些谎话,但是没想到现在却成了自己的不是了。正手足无措时,杨家老爷又道:“是因为我杨家配不上你们唐家吗?你可知我女儿如何情深意重,听闻你儿子不宜早娶,宁肯不嫁人,也要在闺中等着,谁知你们倒好,就迎娶了王府的千金,可是我女儿没个外祖父在朝廷里当宰相,配不上你们唐家。”

    唐亮尴尬地说:“我没有那个意思,若真说起来,我倒是觉得我们唐家配不上你们杨家。令爱熟读诗书,满腹文章,若真能和我犬子成亲,那实在是我们唐家高攀了。只是我家犬子幼年在王府生活过三年,喜欢上了王府的一个千金,并扬言非她不娶,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呀。”

    唐亮一番致歉恭维,那杨家老爷满肚子的怨气也渐渐无了。后来杨家老爷和杨玉霞说了此事,杨玉霞叹息了一口气,和她爹爹说,愿意当唐舟风的妾室,只要能够嫁给他,一起吟诗作对,讨论诗词歌赋便足矣。

    自己的掌上明珠、杨府的千金小姐,竟然想要去给唐舟风当妾,这让杨府老爷无法接受,他也非常强势地拒绝了杨玉霞这个想法,并道:“女儿,你现在年纪尚小,不知道妾室的委屈,京城名门世家不胜其数,没有必要盯着他唐家。并且宁可嫁给寒门小户当正妻,也不要嫁给他唐家当偏房呀。”

    被爹爹拒绝以后,杨玉霞陷入绝望之中,她听闻过白氏曾经嫁给王伊的一些手段,也想效仿,于是不吃不喝,也不睡觉打扮,将自己弄得不人不鬼,憔悴不堪。

    杨家老爷并没有中杨玉霞的苦肉计,因为他绝对不可能让自己的宝贝女儿给别人当妾室,他和杨玉霞道:“女儿,你死了这条心吧,等过些年,你这想法淡了,你就知道爹爹是为了你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