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们来她工作的酒店找了她,最后,苏晴跳槽,去了晚报。

    当然,条件没有谈到那么好,合同制员工,而非编制。毕竟往报社里弄一个编制名额,要求太过苛刻,你的条件都不符合。那位负责人坐在那,目空一切,却又一脸诚恳:“小苏啊,平台很重要,无论是不是编制,但对于你这样有才华的非科班出身的小姑娘来说,能进晚报历练还是比在这三星级的小酒店里混,强多了!”

    苏晴不喜欢她傲慢无理的优越感,但是却听进去了一句话,平台很重要。

    所以她辞职了,大丈夫能屈能伸,她一直拿自己当男人。

    后来,她才明白,来找她的那个编辑,那种目空一切的傲娇感,其实并不是这两年形成的,而是十年前,江城晚报乃至所有的传统媒体风光无限时就练就出来的。

    现在,传统媒体已然没有了过去的风光,但那种眼高于顶的习惯改不了,不然,也不会轮到来找她。

    所以,她很清楚,自己赶上了一趟末班车,但她天□□作,讨厌四平八稳,温吞水般的生活。

    她需要激情,事实证明,她的选择是对的,晚报的平台让她结识了更多的优秀资源,加上她的学习能力,参悟力和勤奋,让她很快成为了一个专业的美食评论家。

    她也同时学习了自媒体创作,创办了公号,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她都是在吃吃喝喝中,就拿到了广告业绩提成,直至纸媒真的举步维艰,她的合同到期,她才用公号开始做个人的推广。

    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失去了平台,她的事业、生活还是遭遇了滑铁卢。

    不再是别人争相着请她去做推广,而是她也需要费劲巴拉的腆下老脸去接业务。

    那一天,她跟江城瑞景酒店的中餐厅经理约好了去试菜,她们刚推出了新品,准备做下一季的推广。

    有朋友向他们举荐了她。

    餐厅中午休息的时间,她亲自布菜,修饰后架上打光板,为新的菜式,拍摄,低头看镜头里的效果,然后满意的关上相机,对经理说道:“今天就是这些了,回去还须再修修图,才能把推广文案发过来,如果你们觉得可以,我就安排在相关平台推广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苏小姐,今天辛苦了!”

    “工作嘛,不辛苦!”

    苏晴收起所有的家当,回头时,忽然发现餐厅门口一个熟悉的侧影,像极了孟城。应该是刚刚站在远处视察了她拍摄的过程,见完成才匆匆离开。

    她赶紧告别经理,追了出去。

    可惜已经晚了,只看见酒店空空如也的长廊。